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贯彻习近平教育思想,2026届政治组于近日组织本组新教师吴凤洁老师上合格课,吴老师上课课题是选择性必修一第三课第一框《国际关系》。
环节一,吴老师用“不寻常的2023”视频介绍2023年发生的十件国际大事导入,说明,2023年发生的国际大事件,引发了国际关系的变化,引导到国际关系的话题上。简单介绍第一目“认识国际关系”是现象,第二目“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现象背后的原因两者关系。随后引导学生明确活跃在国际社会的主要主体包括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国际关系就是这两者的排列组合产生的关系。再以四个国际事件为素材,引导学生明确国际关系的主题、内容、基本形式、交往的主要方式、国际法。再依托人工智能领域中美竞争引导学生学习国际竞争的实质。
环节二,通过丘吉尔在外交史上的经典名言“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今年正值中美建交45周年,以近期真实的中美关系热点话题为基础,依托模拟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突破国家利益这个重点问题。
模拟外交发言的主持人、记者和外交官同学,让大家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外交部例行发布会现场。在“外交官”对“记者们”的铿锵有力的回答后,同学们一次次发自内心地鼓掌。通过该活动增近学生们对外交官的了解,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外交官的魅力,她们的底气来自于国家实力,认同中国实力不断壮大。
模拟外交部例行发布会现场后,吴老师针对涉及到的中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突破国家利益这个重难点问题。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聚焦我国的国家利益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怎样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最后,通过1901和2021两个辛丑年的对比,中国外交发言人发言态度转变,得出国家实力的知识点,国家实力的地位、含义、增强措施。
吴老师总结道:“无论是维护国家利益还是增强国家实力,其实都离不开我们青少年的努力,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止。”积极落实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
课后,老师对吴老师的课作出点评。学科组长郑银艳老师说,吴老师这节课教学过程较为完整,整体教姿教态、板书等基本功符合合格课标准。本节课课容量较大,更加考验教师的重难点处理和突破能力,本节课虽然上完了,但是存在比较赶的情况,说明重难点处理还不到位,需要提升。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略显不足,要合理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占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做到教学相长。充分利用展示的机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进步!
(图文:吴凤洁 核稿:田亭 戴志强 审稿: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