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端访问

  • 微信服务号

探寻家乡文脉 厚植语文素养 ——高2028届开展“家乡文化生活”系列语文实践活动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酉阳二中官网   发布日期:2025-10-17    浏览量:146

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要求,打破课堂与生活的壁垒,引导学生从身边文化中汲取养分,高2028届语文组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期间,策划并开展了以“家乡文化生活”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涵盖手抄报、摄影摄像、调研报告三大类别,由语文教研组统筹,各班语文教师分阶段指导,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深度参与,完成了一次从文化感知到文化表达的完整实践。

一、活动前期准备:周密部署,明确方向

为确保活动有序推进,语文组在前期进行了多维度筹备,尤其在内容设计与信息传达环节层层落实,为学生实践提供清晰指引与有力支持。

1.核心内容设计与材料制作:第三小组老师负责制定了本次活动的具体内容,他们结合语文必修上教材第四单元知识,细化手抄报、摄影摄像、调研报告三类作品的主题方向、格式规范与评分要点,形成完整活动方案。同时,该组刘一庆老师制作配套PPT,向全体语文组教师开展专项讲解明确每位教师在活动中的职责,包括前期分组指导、中期进度跟进、后期作品收集等环节的具体要求,确保教师团队对活动流程形成统一认知。


2.学生层面通知与引导:各班语文教师依托语文课堂等,向学生详细传达活动通知,包括参与类别、时间节点、作品要求等关键信息。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参与形式,并针对不同作品类型的难点进行初步答疑,帮助学生建立实践思路。

3.评审标准预设:提前组建由语文组教师构成的评审团,围绕“主题契合度”“内容质量”“创意表达”三个核心维度,制定各类别作品的打分细则,确保后续评审公平、规范。

二、活动实践过程:国庆躬行,探寻文脉

国庆假期(10月1日-10月8日)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实践阶段,学生充分利用假期走进家乡,以多元形式记录与挖掘家乡文化,将语文学习融入生活场景。

1.手抄报创作——笔尖绘就家乡印象:学生聚焦家乡文化主题,用A3纸张完成创作。作品需保证文字占比≥40%,通过文字阐述家乡的传统习俗、历史故事、特色技艺等内容,搭配手绘插图、图案设计,实现图文融合。部分学生还在作品中加入个人对家乡文化的感悟,让手抄报成为“有温度的文化载体”。


2. 摄影摄像记录——镜头定格文化瞬间:参加摄影摄像的学生以镜头捕捉家乡文化的鲜活片段,镜头下既有酉阳当地的地标建筑、传统节庆活动,也有老手艺人的技艺展示、街头巷尾的生活烟火气。每幅作品均需提交高清原图,附上作品名称及5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解释画面背后的文化内涵,每班最终筛选不超过20份摄影作品参与后续评审。


3. 调研报告撰写——深度探究文化内核: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考教材中的调研方法,确定具体研究方向,如“酉阳县摆手舞的传承与发展”“酉阳县绿豆粉的传承与发展”“酉阳县油粑粑消费现状与传承”等。小组通过实地走访、采访长辈、查阅地方文献等方式收集资料,梳理信息后形成结构完整的调研报告,将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转化为文化探究的实践能力。


假期结束后,10月9日-10月12日,各班统一收集三类作品并提交至语文教研组,完成实践成果的初步汇总。

三、奖项评定与成果展示:公正评审,共享收获

1. 奖项评定:专业考量,优中选优。10月13日至10月15日,语文教师评审团依据预设标准,对所有作品进行打分。评审时重点关注手抄报的文字深度与设计美感、摄影摄像作品的主题契合度与画面表现力、调研报告的调研严谨性与分析深度。最终,活动评选出手抄报一等奖11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6名;摄影类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4名;调研报告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

2.成果展示:多维呈现,传播文化。获奖及优秀作品通过多渠道进行展示,学校展板展出获奖的手抄报,大屏幕循环播放摄影摄像作品,让全校师生直观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同时,优质调查报告被选登在校刊《考棚新韵》与《二中青年报》,以文字与图像结合的形式,扩大活动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酉阳的本土文化。


四、活动总结:以文化人,赋能成长

本次“家乡文化生活”系列活动不仅是一次语文实践,更是一场“文化寻根”之旅,其育人价值远超活动本身,为学生的素养发展与学校的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

1.深化语文核心素养,实现“学以致用”:活动让抽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能力,学生在撰写调研报告时提升逻辑思维与文字表达能力,在创作手抄报、拍摄作品时锻炼审美与创意能力,真正落实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要求。

2.唤醒家乡文化认同,厚植家国情怀:通过实地探寻,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重新认识了家乡的历史、习俗与特色,在记录与表达中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这种对家乡的热爱,也进一步升华为对传统文化与国家文化的深厚情感。

3.丰富教学实践形式,推动教学创新:此次活动打破了传统语文课堂的局限,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生活化”的新路径。未来,高2028届语文组将继续探索此类实践活动,结合家乡文化资源设计更多主题,让语文学习始终与生活相连、与文化相伴,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文化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学子。

图文:杨玲 石文佳 郑蜜

编辑:文洪浪

初审:李朦

终审: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