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端访问

  • 微信服务号

筑牢逻辑思维根基 规范教学行为准则‌ ——2028届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纪实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酉阳二中官网   发布日期:2025-09-18    浏览量:59

2025年9月17日,2028届数学组在集体备课室举行本学期第三次集体备课会议。本次会议由张俊老师主持,全组教师积极参与。会议围绕规范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教辅材料管理十严禁》专题学习及“常用逻辑语言”教学研讨三项议程展开,现场气氛热烈,交流深入,为新学期教学工作扎实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一、强化教学管理,提升育人质量

根据学校及年级组最新工作要求,张老师就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强调以下事项:1.教师严格遵守普通话授课标准,保证课堂语言规范;2.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坚持提前两分钟候课,严禁提前下课;3.注意着装简洁大方,体现教师职业形象;4.青年教师须撰写详案,确保教学流程清晰规范;5.做好常态化听评课准备,配合校领导随堂听课;6.严格执行听评课要求,充分发挥鲁渝协作的作用,部署开展以东营一中刘健老师牵头的公开课、示范课。提醒教师们认真贯彻实行,切实提升教学品质与育人实效。

二、严守教辅纪律,夯实育人责任


接下来,张老师组织我们认真学习了《酉阳自治县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十严禁”》通知内容,重点强调以下规定:一是严格使用市教委审定以外的教辅材料;二是不得组织或变相暗示学生及家长购买任何指定教辅;三是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进校宣传、推销及代购教辅资料。要求务必大家严格遵守,共同维护教学秩序和学生权益。

三、精研逻辑用语,优化教学策略

在本次集体备课中,张俊老师就“常用逻辑用语”章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备课分享。她首先强调了本章内容的基础性与重要性,指出必须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筑牢逻辑基础。
教学内容方面,张俊老师提出以下重点:

1.明晰概念关系:引导学生准确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重点理解判定定理与充分条件、性质定理与必要条件、定义与充要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注重方法教学:通过典型实例,帮助学生掌握用集合观点分析条件关系,并适时对判断方法进行归纳梳理,总结常见题型。

3.把握量词难点:在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部分,要确保学生能正确书写命题的否定,规范使用自然语言与符号语言,并特别强调对量词进行转换这一关键步骤。

最后,张老师提出两点思考供全体教师探讨:1.是否需要补充讲解“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等相关知识?2.对于学生符号语言使用不规范的问题,有哪些有效的解决策略?
本次分享内容详实,重点突出,激发了老师们的热烈讨论。


四、分层教学促规范,循序渐进养习惯

针对张俊老师的疑问,秦小东老师分享了以下见解:

1.关于知识点补充:鉴于当前考纲对此未作要求且考点逐渐弱化,建议可作为拓展内容面向学有余力的优生引入,普通班仍以夯实基础为主。

2.关于符号使用规范:学生已有的习惯需耐心引导,重在持续强化。课堂上需勤提醒、多示范,通过不断强调和反复训练来帮助其逐步规范。

3.关于教学节奏:高一学生刚进入新学段,不宜操之过急。当前重点应是激发兴趣、打牢基础、培养良好习惯,实现初高中的平稳过渡。


本次教研活动明确了高一数学的学科特点。意在指导学生从文字语言向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转化。对于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这个过程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需长期坚持引导。我们在慢中求进,在进中求稳。为我们在落实高一的数学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方向。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全体高一数学组教师热烈的参与、讨论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图文:李月侨 张  俊

核稿:张黎虹 戴志强

初审:高旭

复审:李朦

终审: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