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悄然降临,体育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冬季的寒冷天气和特殊环境为体育活动增添了不少安全隐患。为了确保学生们在冬季参与体育活动时的安全,体育组此次集体备课活动着重探讨冬季体育安全教育重要事项。
一、众人智慧凝练课程要点
通过充分讨论,大家对于冬季体育运动安全注意事项应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穿着保暖,筑起防寒的第一道防线。我们要指导学生选择保暖性好的运动装备,减少身体热量的流失;推广多层次穿衣法,让学生根据运动强度灵活调整衣物。同时,强调保持身体干燥的重要性,避免冻伤的风险。二是,热身充分,预防运动损伤。在专项活动训练前安排足够的热身时间,让学生慢跑、拉伸,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要教育学生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强度,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此外,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遇到大风雨时停止室外运动。三是,了解环境,规避潜在危险。在选择运动场地时,要对场地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避免结冰、湿滑或崎岖不平的场地。为了降低发生意外的风险,我们鼓励学生结伴而行,相互照应。四是,掌握急救知识,应对突发状况。在体育课程中要融入急救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等基本技能。同时要求学生在进行室外运动时携带急救用品,如创可贴、消毒液、止血带等。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或发生意外,学生要保持冷静,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并准确告知自己的位置和情况。五是,关注身体状况,科学合理安排运动。通过摸清学生身体状况,从运动时间和强度上进行合理调整。
二、总结强化安全意识落实落地
针对本次备课内容,田主任还对我们的课堂作出了三方面的要求:
一是,在体育课程体系中系统嵌入急救知识板块,理论结合实践。邀请专业急救人员为学生演示心肺复苏术的标准流程,包括判断环境安全、评估患者意识呼吸、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操作要点等,让学生分组实操练习并纠正动作。讲解不同伤口类型对应的止血包扎方法,如绷带包扎、三角巾包扎等。同时,通过模拟意外场景,让学生练习在紧急状况下保持冷静,清晰准确地拨打急救电话,告知调度员所在具体位置、意外情况及患者状态等关键信息。
二是,深化体育课堂安全管理。体育老师务必严格执行上下课集合清点人数制度,保证准时到岗。课前对体育场地进行全方位细致检查,如查看操场地面是否平整、体育器材有无损坏松动等。在开展足球、篮球等专项活动训练前,安排至少 15 - 20 分钟热身时间,带领学生进行慢跑、关节活动、动态拉伸等,充分唤醒身体机能。通过健康问卷、与家长沟通等方式,提前详尽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针对特殊体质学生,如哮喘、心脏病等,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确保运动安全。
三是,推进专业学习与新课标落实。体育教师需加强专业学习,深入研读新课标。围绕 “教会、勤练、常赛” 组织教学,以篮球教学为例,由浅入深教会学生运球、传球、投篮等基础技能。通过课堂练习、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为学生创造勤练机会,提升技能熟练度。定期举办班级、年级篮球赛等常赛活动,以赛促学。引导学生掌握至少一门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顺利通过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实现终身锻炼目标。
冬季体育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共同努力,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运动环境,为学生的冬季体育运动保驾护航,让他们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健康成长,快乐前行。
图/文:储 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