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端访问

  • 微信服务号

名师率先垂范 引领学科建设——地理组观摩岳伟老师示范课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酉阳二中官网   发布日期:2024-12-24    浏览量:870

2024年12月5日,我校地理教研组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观摩活动,特邀中组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重庆一中支教团队、重庆市知名的地理教育专家岳伟老师主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这一核心内容。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名师的教学示范,提升全组教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与把握,进而有效促进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创新。

岳老师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为主题,巧妙地将理论知识与生动实例相结合,为学生及观摩教师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地理课。全组地理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教学效果。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伊始,岳老师通过展示一张荒漠地区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从景观来推断出当地自然地理要素可能是怎么样的。其设计意图在于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踊跃参与。通过展示的当地的植被情况,推断出当地气候较为干旱,降水稀少,风沙较大等自然环境。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理论讲解,深入浅出

在讲解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概念时,岳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了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全面认识这一定义。接着,岳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常见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图,让同学们通过联系图感知到自然界各个地理要素是密不可分的。最后,再通过案例深入剖析,逐步揭示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让学生深刻理解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系统。

三、互动环节,强化理解

为了加深理解,岳老师给了一段关于西北地区的文字材料。这段材料首先介绍了西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距离海洋十分遥远,导致这里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接着再影响到西北地区的生物、土壤和水文等。在材料结束后,他给同学们呈现了一个结构框架,让同学们根据结构框架来推断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具体是怎样联系的,启发学生思考,进而构建学生系统性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岳老师选择继续带着学生对这一环节中涉及到的地理要素再次进行分析,例如:材料中讲解到的地理位置可以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进行思考,纬度位置会影响到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海陆位置会影响到降水;地形会影响到河流补给类型和流域面积等。

四、观摩反馈与收获

观摩结束,组内教师一致认为岳老师本堂课教学设计新颖、逻辑思维清晰,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与此同时,通过多样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毋庸置疑,岳老师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环保意识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积极参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次观摩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示范,更是一次育人理念的碰撞与升华。全组教师将以此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共同推动我校地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图/文:李  蓉 向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