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端访问

  • 微信服务号

深耕析得失 聚力新启程 ——高2028届历史组第一次月考分析会纪实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酉阳二中官网   发布日期:2025-11-04    浏览量:5

秋意正浓,学思正酣。为深入分析本学期第一次月考情况,总结教学得失,明确后续方向,高2028届历史教研组于2025年10月31日召开了月考分析集体备课会。会议研讨热烈,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数据透视,精准把脉——黄晓老师作月考综合分析

黄晓老师作为命题人,首先从宏观层面对本次月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一)析卷:本次考试聚焦中国古代史 “先秦至秦汉” 阶段,覆盖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核心内容;在题型与分值上采用 “单选题 + 材料分析题” 高考题型组合,结构稳定且侧重能力分层:单选题侧重基础知识点识记与概念理解;材料分析题侧重史料解读、对比分析与史论结合能力,其中开放性论述题考查高阶思维;从考试结果来看,整体难度中等,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基础学习水平,但试卷在顶尖学生与中等生的区分度上表现不足。

(二)析分:年级平均分与及格率基本达预期,但高分群体规模有限,部分学生处于及格临界状态,需引起高度重视。班级横向对比显示,客观题得分率差异是造成分化的主因,而主观题得分不高则限制了高分比例,这为后续教学的精准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撑。

(三)献策:基于以上分析,黄老师提出三点核心教学建议:一是构建知识网络,夯实基础;二是强化史料分析,培养知识迁移能力;三是规范答题步骤,提升应试技巧。

二、 经验共享,见贤思齐——优胜班级教师传经送宝

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次月考中表现突出的三个不同层次的优胜班级教师分享了其教学与管理经验。

实验班张宏森老师提出,教学目标在于掌握必备知识与提升学科能力。他强调,知识包含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能力则涵盖信息提取、知识运用、逻辑思考与文字表达。他以“藩镇割据”为例,展示了如何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分析材料、阐释概念。


尖子班齐军晴老师注重通过多样化的课堂互动夯实基础、厘清逻辑。她在新课前会快速提问核心知识点,单元结束后要求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并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史实进行解释。她善用比较型与因果型问题链,引导学生思维进阶。

重点班段益叶老师作为新教师,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主张目标纯粹、当堂落实。她聚焦核心知识,通过讲练结合、当堂检测,确保学生“学得会、用得上”,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课堂获得感。


三、 凝聚共识,携手前行

本次集体备课会,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无私的经验分享,使全体历史教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存在的问题达成了共识。


大家一致认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应更加聚焦于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加强集体教研,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共同推动高2028届历史组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图文:黄晓

核稿:张黎虹 戴志强

初审:高旭

复审:李朦

终审: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