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端访问

  • 微信服务号

躬耕磨砺展风采 地蕴匠心启新程 ——我校谢娟老师获酉阳县高中地理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酉阳二中官网   发布日期:2025-11-04    浏览量:6

为全面呈现酉阳县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成果,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助力教师专业成长,10 月 31 日,酉阳县教科所在酉州高级中学举办“酉阳县高中地理学科优质课大赛”决赛。此次比赛以落实新课标理念为核心,着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学创新,要求参赛教师从四个指定课题中自主选题,现场展示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为全县地理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展示的优质平台。


一、精准选题:立足乡土,彰显地理育人特色

我校谢娟老师代表学校参赛,她结合酉阳作为喀斯特地貌典型区的地域特色,精准选定课题“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 3~4 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课程以“识别家乡地貌,解读地表形态”为主线,将课堂学习与家乡地貌紧密融合。学生在熟悉的自然景观中探究知识、构建理解,不仅深化了对地貌的认知,更增强了乡土认同感,充分彰显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二、精研细磨:集智攻坚,匠心打磨精品课

地理组对此次比赛高度重视,迅速组建赛课团队。团队以课标为指引,通过集体研讨、反复打磨,精准定位教学重点,系统设计教学框架。备赛期间,重庆一中刘凯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凭借其专业的教学洞察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团队提供了全方位、精准化的指导。他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衔接以及学生活动有效性设计等方面展现出的专业素养,让团队成员深受启发、获益匪浅。一个月的备赛时间里,团队将三号楼一楼集体备课室作为“攻坚阵地”,连续开展 12 次课件与学案修改、15 轮不同班级的实地磨课,常常研讨至深夜,只为在课堂呈现最优质的教学。


三、课堂展示:以生为本,展现教学新风貌

在决赛现场,谢娟老师以“寻水之程”为主线,串联“表里河山之酉阳—别有洞天之酉阳—美中不足之酉阳”三大教学环节,层层递进,构建出逻辑严密、结构清晰的课堂教学体系。课程结尾,她以“水继续向前流淌,塑造万千地貌”为引,自然衔接河流地貌内容,实现知识体系的有机延伸与整合。

整堂课围绕“常见地貌类型——以酉阳为例”展开,采用任务驱动模式,系统设计了五个环环相扣的学习任务:从地貌特征观察入手,通过模拟实验感知形成过程,深入原理机制探究,拓展至空间分布规律分析,最终落脚于区域发展的综合评估。任务链设计层层深入,有效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与自主探究能力,全程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课堂中,谢娟老师创新引入AI地理影像技术,引导学生沉浸式欣赏喀斯特地貌景观,辩证思考科技应用的价值与局限。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主动探究、协作分析,课堂氛围既生动活跃又充满思辨深度,充分展现了素养导向下“以生为本”的新型课堂形态。


四、斩获荣誉:谢娟老师荣获一等奖

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创新的课堂设计与鲜明的教学风格,谢娟老师在本次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高中地理学科优质课一等奖。这一殊荣不仅是对谢老师个人专业素养的高度认可,更是我校地理组团队精神与专业教研水平的集中体现,标志着我校地理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取得了新突破。


五、专家点评:肯定成绩,指引方向

赛后,县地理教研员杨勇老师对本届比赛进行了系统点评。他指出,本次赛课整体呈现出“情境实、理念新、思维深、素养透、素质高”的五大亮点,充分展示了新课程理念的实践成效。


同时,杨老师也提出六点中肯建议:一要紧扣主题创设真实情境;二要严格把握课标要求;三要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四要优化课堂评价机制;五要依据布鲁姆目标分类设计高阶思维任务;六要强化知识迁移与真实应用,推动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六、携手前行:教研引领,砥砺共进

全体地理教师全程观摩此次比赛,深受启发。姚然老师表示,谢娟老师的课堂贴近生活、任务设计合理、思维层次清晰,充分展现了地理教学的综合性与创造性,值得全组教师学习借鉴。指导教师刘凯感慨:“从短袖之夏,到棉衣之冬,我们的努力跨越了三个季节。”这句诗意的回望,生动诠释了团队持之以恒的备赛精神与教育匠心。

此次优质课大赛不仅是一场教学展示,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深度交流。我们衷心感谢学校领导对地理组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支持,也感谢重庆一中及东营一中支教教师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中提供的倾力协助。未来,我校地理组将继续秉持“专业、严谨、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成长,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图文:谢娟 田丹 刘凯 盛立

核稿:张黎虹 戴志强

初审:高旭

复审:李朦

终审: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