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端访问

  • 微信服务号

精准诊断寻短板 借智东营促提升 ——高2027届政治组10月考试成绩分析暨教学改进研讨会纪实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酉阳二中官网   发布日期:2025-11-04    浏览量:12

2025年10月30日,高2027届政治组召开了10月月考成绩分析暨教学改进研讨会。会议由学科组长李艳老师主持,全体政治教师参与。会议聚焦“考情”分析“学情”反观“教情”,双轨剖析“教与学”,并结合李艳老师赴山东东营学习交流的先进经验,系统诊断教学短板,提出具有校本特色的改进策略,推动教学质量精准提升。


一、以数据为基,明晰教学实况—— 月考成绩分析      

李艳老师从“知识掌握、能力运用、素养体现”三个维度对本次月考成绩进行了全面剖析。整体来看,学生表现为“基础达标、进阶不足”。在知识掌握方面,部分基础题得分率超过0.92,反映学生基础较为扎实;然而第3、9、11题及第18(2)题等题目得分率偏低,暴露出学生对核心概念理解模糊、存在知识盲区的问题。


能力运用方面,学生在简答题中表现出逻辑断裂和知识转化能力不足,如第19题得分率仅为0.35,反映出学生难以将材料信息与理论知识有效结合。素养层面,仅32%的学生能在开放性试题中结合时政提出个性化观点,说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仍需加强。

横向比较各班成绩发现,尖子班8班、29班平均分超过64分,表现突出;而部分普通班如12班、27班平均分约52分,教学成效差异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班2班和尖子班8班在部分选择题上的失误率超出预期,提示相关知识点在教学或理解环节存在偏差。李艳强调,成绩分析需兼顾横向对比与纵向追踪,全面把握教学动态。


二、以问题为靶,深挖根源症结——教学问题诊断

基于成绩数据与日常教学反馈,政治组从“教”与“学”两端梳理出以下核心问题:

一是教学衔接存在断层,课前缺乏有效导入,课后未形成巩固闭环,导致学生“学完易忘、会记不会用”;二是知识体系构建薄弱,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孤立,难以形成系统认知;三是时政融合深度不足,教学多停留在案例呈现,未能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辩证思考;四是个性化指导缺失,统一的教学进度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影响了整体教学效能的提升。


三、以标杆为引,提炼可鉴方法——先进经验分享

本次月考中,何洁老师所带29班成绩优异,其教学经验被组内广泛认可。何洁老师围绕“激趣、高效、落地”分享了“三阶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通过时政微视频与预习任务单激发兴趣;课中融合理论讲解、案例拆解与小组讨论,注重思路引导;课后布置分层作业,实现因材施练。

此外,她还强调“知识导图+错题本”双工具的使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强化薄弱环节;每周开展“时政小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热点、表达观点,有效提升学科素养。


四、以实效为纲,明确执行路径——教学提升策略

围绕现存问题,结合东营学习成果,政治组制定了“靶向式”教学提升计划,推动教学走向精准化、系统化:

一是构建“答题卡闭环”机制,推行“出题—批改—讲解—纠错—复盘”全流程管理,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二是实施分层精准施策,针对后进生强化基础记忆,针对中等生突破中档题型,针对学优生开展高阶思维与时政专题训练;三是打造政治学科特色活动,如“时事述评”大赛、“模拟政协”提案等,推动知识向素养转化;四是细化教学环节管理,推行核心知识默写、固定周练与主观题专项训练,引导学生自主规划学习;五是健全“教师传帮带”机制,组建教学改进共同体,促进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


本次研讨会标志着高2027届政治组教学改进进入新阶段。接下来,学科组将持续推进数据驱动下的分层教学与闭环管理,推动东营经验校本化落地,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深化发展,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图文:田路路 李  艳

核稿:张黎虹 戴志强

初审:高旭

复审:李朦

终审: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