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新课标背景下地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破解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难题,2025年10月18日,由金太阳教育研究院主板,重庆市酉阳第二中学校承办的川渝地区2026届普通高中学科优生培育研讨会顺利举行。地理专题研讨会特邀湖南长郡中学正高级教师石振欢担任主讲嘉宾,吸引了来自涪陵五中、成都电子信息学校、彭水一中、广汉中学等59所高中的地理教师代表参与。

一、名师示范,见课堂教学之实
研讨会第一阶段,石振欢老师以《海气相互作用》为主题呈现了一节高质量的示范课。课堂以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随后围绕水汽与二氧化碳交换等核心知识,构建“现象—原理—本质”的认知路径。石老师注重教学情境的真实性与思维层次,引导学生以“地理研究者”身份分析2016年秘鲁沿海气候异常事件,推动知识向能力转化。在对接高考环节,他通过拆解安徽卷真题,系统指导学生完成从审题、知识点关联到语言组织的全流程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素养。课堂尾声,石老师进一步以“水量平衡原理”为拓展,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实现知识迁移与素养融合。

二、经验共享,明优生培育之道
在研讨交流环节,石振欢老师以“学科优生培育的系统路径”为题,结合长郡中学的实践经验,从育人理念、课程设计与资源整合等角度展开分享。他强调,优生培养应构建“全周期、多维度”的体系,既注重寒暑假集体备课等教研机制保障课堂质量,也通过野外考察、实验观测等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地理原理的理解。在育人层面,石老师提出“高一做人、高二学习、高三考试”的阶梯式目标,将意志品质锻炼与核心素养培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成绩与素养并重”。针对区县学校资源有限的现实困境,他提出三项应对策略:一是积极利用网络教研资源弥补地域局限;二是坚持教师终身学习与跨区域交流;三是推动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社会热点深度融合,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与认知格局。

三、智慧汇聚,筑区域发展之基
本次研讨会通过示范教学、策略分享与互动交流,为川渝地区地理教师搭建了高水平专业学习平台。石振欢老师的课堂展示与经验介绍,不仅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范式,也激发了参会教师对优生培养路径的深入思考。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动力,进一步优化课堂设计、强化素养导向,共同推动地理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研讨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与会人员合影留念,标志着川渝高中地理教学协作与优生培育工作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图文:李蓉
核稿:张黎虹 戴志强
初审:高旭
复审:李朦
终审: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