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端访问

  • 微信服务号

祖国发展新气象 科学教育育新人 ——地理科学教育室赴酉阳气象局开展实践研修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酉阳二中官网   发布日期:2025-10-16    浏览量:134

一、校站协同:构建实践育人新平台

为深化地理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2025年10月13日,我校地理科学教育室联合酉阳实验中学地理教研组,共同前往酉阳气象局开展实地参观学习。此次活动以“室内讲解+室外观摩”的形式,系统学习了气象监测与预报的科学流程,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实践内涵。

二、室内学习:解码气象工作“智慧中枢”

在气象站工作室,专业技术人员系统讲解了气象观测网络、天气预报流程及数据应用三大核心内容。技术人员黄雪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毕业)详细介绍了由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和卫星遥感共同构建的立体化气象监测体系;随后通过GRAPES(中国自主研发的数值预报系统)及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等数值模式演示了从数据采集到预报发布的完整科学流程;最后结合农业、交通、防灾等实际案例,生动阐释了气象数据的多领域应用价值,使教师们对地理学科的现实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组图1 酉阳二中地理教师们在气象局室内参观学习

三、室外观摩:探秘气象监测“设备矩阵”

在酉阳国家基准气象站室外观测场,技术人员郑丽珍(兰州大学毕业,曾代表重庆参加全国气象业务竞赛)带领教师团队近距离观察各类气象监测设备,并就其功能与运行原理进行了专业讲解。该站设备系统全面覆盖气象要素监测全领域,实现了从基础到复杂气象信息的一体化与高精度采集。具体包括:用于实时获取温、湿、风、降水和地温等核心数据的基础监测设备,如百叶箱集成温湿度传感器、风向风速传感器、智能翻斗式雨量计及地温传感器;面向降雨、降雪、雷电、雾等关键天气现象精准识别的专项监测设备,如降水现象仪、自动雪深仪、闪电定位仪和激光能见度雷达;以及风廓线雷达、微波激光复合雷达、全天空成像测量仪与大型蒸发传感器等高端综合监测系统,能够对大气垂直结构、云量分布和水分蒸发等复杂气象要素实现立体化、精细化探测。教师们通过现场读取实时数据、聆听原理讲解,将课本中抽象的“气象观测”知识转化为具象认知,为今后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认知提供了重要支撑。


组图2 酉阳二中地理教师们在气象局室外观测场近距离观察各类气象监测设备

四、教学相长:凝聚育人“实践力量”

本次参观学习围绕地理教学需求,系统开展了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实践研修,强化了教师将现代气象科学整合于地理环境分析的专业素养。凭借对气象监测网络从宏观协同到微观原理的深入理解,教师们掌握了从数据采集到行业应用的完整技术链条,从而能将农业、交通等领域的真实案例转化为融合型课堂素材,切实弥补了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短板。

活动彰显了“走出去”学习的价值。教师们表示将推动与气象站等机构的常态化合作,把观测数据、分析方法和行业场景融入自然地理、区域发展等教学模块,增强课程实践性与科学性,为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夯实基础。


图3 酉阳二中地理教师们在气象局室外观测场合影留念

酉阳二中地理教研组将持续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强化地理教育与真实世界的联结,致力于构建更具深度、更重实践的教学体系,为培养知行合一、适应时代发展的地理人才注入持续动力。

图文:谢娟 龚慧芬

核稿:戴志强

初审:张黎虹

复审:李朦

终审: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