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有序开展,提升我校计算机教室设备高效正常使用,2025年9月29日,技术组以“聚焦设备维护·夯实教学保障”为主题,组织开展计算机教室设施设备专项维修维护集体备课活动。
全体技术组任课教师全员参与,通过分工协作、实操攻坚,高效完成3个计算机教室学生终端机键盘、鼠标等常用耗材的检查更换及整机调试任务,切实将集体备课与实践操作有效融合,充分展示了我们技术教师“懂理论、强操作、善协作”的专业风采。
一、精准谋划,确定目标强保障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紧扣“服务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主线,前期由学科组长牵头梳理日常教学中上课教师反馈的设备问题,结合开学以来计算机教室使用高频次、高损耗的特点,制定“全面排查+重点检修”方案:一是对学生机键盘按键灵敏度、鼠标定位精度等基础功能进行100%检测;二是对老化、损坏的耗材(如键帽脱落、鼠标光标漂移设备)统一登记更换;三是对整机运行状态(如系统流畅度、散热情况)同步调试优化。活动明确“当日检查、当日维修、当日验收”要求,确保维护成果直接服务于后续教学工作。
二、分工协作,各展所长显担当
活动中,技术组充分发挥团队智慧,打破传统分工界限,根据教师特长灵活组队:男教师发挥动手能力强、设备拆装经验丰富的优势,承担主机拆解、硬件检测及故障部件更换任务;女教师细致严谨,负责建立“一机一档”维护台账,记录每台设备的故障类型、更换配件及调试结果,并同步整理常见问题解决方案手册。现场氛围热烈而有序,有的教师手持测键器逐键测试键盘响应,有的俯身用酒精棉片清洁键盘缝隙积灰,有的对照型号匹配更换新鼠标,遇到复杂故障时,老师们围站讨论、共享经验,“这个主板接口接触不良,换个排线试试”“鼠标传感器脏了,拆开清理下就好了”……实操中穿插技术交流,真正实现了“修设备”与“练本领”的双向提升。
三、实效导向,筑牢教学硬支撑
从早上8:30分开始,对3个计算机教室的215台学生机进行检修,更换故障键盘16个、鼠标15个,修复系统卡顿、网络延迟等问题设备10台,所有设备均通过功能测试并投入使用。经对比维护前后数据,学生机上机故障率从上周的8%降至1%,有效解决了“上课找备用设备”“操作中断影响教学”等难点。在活动中各位教师颇有感触:“技术组集体备课不仅是‘备如何教学’,更要‘备设备运行保障’。这次设备维修实践操作,让我们每位任课教师更加熟悉机房教学设备运行特点,同时也积累了快速排查设备故障的经验,下次遇到类似问题能快速解决”。
四、总结提升,凝聚团队向心力
设备维修维护活动结束,学科组长对本次集体备课活动作总结发言:“技术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技术’,更要‘懂维护、会服务’。本次集体备课将‘纸上备课’转化为‘现场练兵’,既检验了我们技术组教师团队协作能力,也夯实了实践操作功底。”下一步,技术组将建立设备维护长效机制,每月对设备开展常规巡检,每学期末形成《设备损耗及运行分析报告》,为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配置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既是技术组落实“服务型及科研型教研”的一次具体实践,也是学科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教学保障者”角色延伸的积极探索。在以后的技术课教育教学活动中,技术组将继续以集体备课为载体,深耕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校“三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
图文:李代学
核稿:戴志强
初审:张黎虹
复审:李朦
终审: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