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深化对教材的理解,并扎实做好阶段性教学评估工作,2025年9月25日高二政治组在2号楼集体备课教室举行了富有成效的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内容充实,环节紧凑,既聚焦于当下课堂教学,又着眼于教学创新与未来规划,虽组内成员人数不多,但氛围热烈,充分展现了我们精干、团结、务实、创新的团队风貌,是一次集教学研究、思想建设与工作部署于一体的高效会议。
第一阶段:精研教材,夯实基础——田路路老师主讲《探究世界的本质》

活动伊始,田路路老师作为主讲人,对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
一、重难点把握精准: 田老师明确指出本课的核心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并提出了通过生活实例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策略。
二、脉络清晰明了: 她梳理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这一基本教学脉络,为组内老师提供了清晰的教学路线图。
三、教学建议中肯: 田老师特别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她的分享条理清晰,准备充分,为本次集体备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畅所欲言,思想碰撞——自由交流与创新规划
在田老师分享的基础上,备课组进入了自由交流阶段。大家摒弃客套、畅所欲言,讨论气氛热烈。

首先,就《探究世界的本质》一课的教学实践、案例选取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务实探讨,汇聚了集体智慧。随后,讨论转向更具前瞻性的教学规划。针对必修四最后一个单元“文化部分”,大家一致认为,基于有限的课时和考试内容的综合性考量,传统的逐课讲解模式难以深入。为此,组内创新性地提出,尝试对该单元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此举旨在整合教学内容,突出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效率与深度。这一构想得到了全体成员的一致认同,并正式确定为后期集体备课的重点开发项目,彰显了我组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责任感与创新活力。
第三阶段:未雨绸缪,精准施策——研讨第一次月考相关安排
为确保高二年级组定于10月14日的思想政治科目第一次月考能真实、有效地检验开学以来的教学成果,做到“打有准备的仗”,本次备课会重点讨论了月考筹备事宜:
一、范围与进度确认: 全组共同明确了第一次月考的考查范围,并将其与当前实际教学进度进行比对,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在考前能圆满完成既定教学内容,并留出充足的复习时间。
二、卷命制思路:大家一致认为,试卷命制应坚持“基础与能力并重”的原则,既要覆盖主干基础知识,又要适当设置情境化、综合性的题目,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对题型、难度、区分度等进行了初步规划。三、命、审题人确定:经集体商议,确定了本次月考的命题人和审题人。审题人将负责对试卷的政治性、科学性、准确性及难易度进行最终把关,确保试卷质量。这种严谨的分工合作,体现了我们小组虽小,但流程规范、责任到人的工作态度。
第四阶段:拓宽视野,筑牢防线——何洁老师专题分享《警惕思想殖民》

理论功底深厚且热爱学习的何洁老师带来了她打印来的新华社研究院近期的《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做了一个简短的专题分享。她从现实国际政治斗争的角度出发,为全组教师上了一堂深刻的意识形态安全课。这一分享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复杂性的认识,为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弘扬爱国主义,维护和平提供了深刻的现实依据。我们深受启发的同时,也一致认为这种“读书分享会”的形式要成为我组后期集体备课和日常教研的常态。
第五阶段:铭记历史,践行使命——分享《731》观影感悟与教学反思
活动的最后,备课组全体成员结合上周9月18日这个特殊日子集体观看电影《731》的经历,分享了各自的观后感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反思。大家一致认为,这段历史不仅是民族记忆中沉痛的一页,更是思政教育中鲜活而深刻的教材。讨论中,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观影带来的情感冲击转化为理性的教学力量,更有力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让爱国主义教育和和平理念在课堂中真正落地生根。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教研+备考+创新规划+思想建设”四合一会议。我们虽是一个“小而精”的团队,但正因如此,我们更加团结紧密、高效务实、敢于创新。我们坚信,通过持续构建学习型、创新型小组,将日常教学、科学评估、教学改革与思想淬炼紧密结合,酉阳二中高二思想政治组定能切实担当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倡导和平理念的宣传工作中,勇当排头兵,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我们的全部力量!
图文:李艳
核稿:戴志强
初审:张黎虹
复审:李朦
终审: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