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高三一轮复习课堂改革,探究高效复习模式,打造示范课堂,高2026届化学教研组于2025年9月23日成功开展了一堂“钠及其化合物”的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示范课。本次课程由黄玉兰老师执教,在高三44班为全体高三化学教师呈现了一场充满思维火花的课堂盛宴。
一、课前回顾,温故知新
课堂开始,黄玉兰老师对从“物质类别”角度对上节内容氧化钠(碱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的反应进行了回顾强化,并对比过氧化物,区分二者性质差异,引导学生从“价态”角度逐步认识归纳总结出过氧化钠的性质特点,在建立起过氧化钠知识框架的基础上,进行迁移拔高,举一反三,以过氧化钙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的反应,以助于学生完善过氧化物的知识框架。

二、学生主体,设计精巧
复习课的核心是构建知识体系。本节课打破了“教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模式,大胆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完成“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对比复习清单”。在热烈的讨论与梳理中,学生亲手将溶解性、热稳定性、与酸反应等零散知识点编织成一张清晰的知识网络。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黄老师化身为“点睛者”,精准点拨学生的易错点,遗漏点,比如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解吸、放热问题,并以数据说话,强调二者碱性强弱问题,逐步提升,引导学生思考酸碱滴定的指示剂选择,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三、典例精析,突破难点
本节教学中,黄老师以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酸、碱、盐的反应为基础,对离子反应的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及完全双水解进行了强化。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反应重要部分,是学生的难点,在元素化学的复习中,黄老师化整为简,逐步突破难点,有效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并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内化。
四、直击高考,讲练结合
课堂紧扣高考要求,精选典型真题进行实战演练。课上,黄老师精选了2-3道高考真题,题型涵盖鉴别、除杂、定量计算及离子反应图像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提炼方法(如:鉴别题优先考虑热稳定性和与酸反应速率;除杂题遵循“不增、不减、易分”原则)。一轮复习中直击高考,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讲练结合,及时巩固,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从物质鉴别、除杂到定量计算和图像分析,黄老师引导学生提炼解题模型,凝练学科思想(如“结构决定性质”),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转化,确保了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后,教研组老师进行了深入研讨。本节复习示范课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流程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方。教师基本功扎实,课堂驾驭能力强,师生互动积极有效。成功地将一节容易讲得枯燥的复习课,上成了一堂充满思维火花、富有探究趣味的高效课、精品课,成功展示了高三一轮复习课应有的深度与广度,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提供了优秀的范式,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化学教研组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深耕教学,助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图文:王潞娟 冉景丹
核稿:张黎虹 戴志强
初审:张黎虹
复审:李朦
终审: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