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专家组莅临我校,就普通高考物理命题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本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一是高2026届物理教师李万胜进行《万有引力》一轮复习课教学展示;二是召开全县高三物理教师座谈研讨会,广泛听取一线教师对近年高考试题的看法与建议。
一、课堂展示:注重思维渗透与知识结构化
当日下午,李万胜老师在高三(3)班呈现了一节扎实而富有深度的复习课。课程紧紧围绕开普勒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展开,条理清晰,板书与图示相结合。在讲解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时,李老师引入微元思想进行推证,并明确指出高考常见考查方式。他强调物理学的演进性,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思维的发展。
在讲授万有引力定律时,李老师系统辨析了质点、均匀球体及球壳等不同模型下的引力规律,并以复习例题为切入点,结合学情进行适度拓展。整堂课贯穿“以旧推新”的思想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模型建构与公式灵活运用的能力。
三、研讨交流:多方共话高考命题与复习策略
课后,与会教师移步备课室开展座谈。考试院董晓龙老师首先阐明调研意图,包括了解2026届学生概况、教师对近三年物理卷的评价及对明年命题的建议。各校教师踊跃发言,普遍认为2025年高考卷注重基础、方法与细节,数学能力要求较高,尤其对第15题第三问表示关注。
讨论热点涵盖教材非正文内容是否考查、动量章节前置的合理性等教学实际困惑。我校黄贞杰老师还从高分突破角度提出机械波与天体专题是否固定作为压轴题的疑问。
四、专家回应:命题依标重实验,稳定中显创新
物理教研员舒崇文老师建议复习应更具针对性,强调课堂应贴近学生实际,并呼吁加强校际听课交流。在命题方面,他认可数学工具在物理考查中的必要性,但也呼吁更加突出学科思想方法。
董晓龙老师在总结中明确,高考命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教材仅为辅助参考;实验题设计以学生必做实验为基础进行创新,突出物理学科的实验属性。他同时说明单选题与多选题压轴题型并不固定,并强调高考命题将保持“难度稳定、风格一贯”的整体趋势,为一线教学提供明确预期。
图文:张伟
核稿:张黎虹 戴志强
初审:高旭
复审:李朦
终审: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