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端访问

  • 微信服务号

新教师展风采 地理课堂绽智慧

——冉明兰老师《建设主体功能区》合格课展示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酉阳二中官网   发布日期:2025-04-16    浏览量:266

2024年4月9日,我校地理教师冉明兰于录播室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建设主体功能区》合格课。冉老师凭借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成功点燃了学生探索地理知识的热情,打造出了一堂兼具深度与趣味的优质地理课。在教学过程中,冉老师巧妙融合酉阳本土相关素材,将抽象的地理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一、借楼兰消逝,开启地理之思

课程伊始,冉老师以独特新颖的方式引入主题:一段关于“楼兰古国的消失”的精彩视频,瞬间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视频中,近1000多年来,我国西北地区沙漠以惊人的速度向东南推进了100多千米,20多座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名城被无情地淹没在沙漠之下。进而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楼兰古国的消失,究竟给我国的国家建设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学生们思维活跃,踊跃发言,最终共同总结出“应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关键要点,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节课的核心主题——建设主体功能区。这一巧妙的导入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解密主体功能区,探索概念本质

进入新课讲授环节,冉老师首先为学生详细讲解主体功能的定义。随后,她结合松嫩平原、辽中南地区、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这三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判断三者的主体功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参与课堂互动,课堂气氛十分热烈。紧接着,冉老师进一步结合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东北地区所具备的多种功能,学生思维碰撞,积极作答,展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三、剖析现实背景,洞察建设缘由

在深入剖析“为什么要建设主体功能区”这一关键问题时,冉老师从现实背景切入,通过展示我国国土开发的现状,如国土开发无序(包括过度开发与利用低效)以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问题,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建设主体功能区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建设主体功能区,旨在促使区域发展从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冉老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堂氛围轻松活跃。

紧接着,冉老师从我国独特的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实际情况出发,详细阐述了我国适宜开发土地稀缺、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现实状况,这些因素正是划分主体功能区的重要依据。在冉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课堂互动频繁,学习效果显著。

四、解读功能分区,规划发展蓝图

在探讨“建设怎样的主体功能区”时,冉老师带领学生全面认识了我国的四类主体功能区,即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她不仅详细介绍了各个主体功能区的地理位置,还深入讲解了它们各自承担的主体功能。随后,冉老师按照各主体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发展方向这一清晰的思维框架,引导学生系统学习相关内容。学生们全神贯注,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五、知识落地实践,探寻酉阳归属

课堂接近尾声时,冉老师以活动探究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们结合导学案上提供的酉阳县自然人文概况资料,分组展开热烈讨论,深入思考酉阳县所属的主体功能区类型。这一环节充分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材料分析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不仅扎实掌握了建设主体功能区的相关知识,还能够将其灵活运用到分析家乡实际情况中,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六、地理组研讨交流,共促教学提升

课程结束后,地理组教师齐聚一堂,对冉明兰老师的这堂课进行了深入点评与热烈讨论。冉红梅老师、王放老师和王松老师等多位老师对冉老师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她教学设计内容丰富详实,教学语气亲切平和,教态自然大方。同时,老师们也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细微不足之处,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如建议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提问,适当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图/文:孙国念 汪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