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端访问

  • 微信服务号

拔节有声 风范初成

——2025年生物新教师合格课课堂实录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酉阳二中官网   发布日期:2025-04-14    浏览量:289

春风拂面,繁花似锦。为助力青年教师夯实专业根基,推动课堂教学革新,发挥学科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2025年4月9日上午,酉阳二中生物组于六号楼四楼会议室举办了酉阳二中2025年春期双自主教学改革自强高效课堂优质课竞赛活动。李星慧老师以《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为题,为全体生物教师呈现了一堂兼具科学严谨性与创新活力的示范课,同时也是其教学能力考核的合格课。全体生物教师共同参与了这场教学研讨。

课堂序章:情境启思,悬念铺陈

李星慧老师以央视《开讲啦》经典片段“胰岛素的生产之谜”为引,通过“细菌如何获得人类胰岛素基因”这一核心设问,巧妙构建认知冲突。当学生惊叹于基因工程将人体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的精妙构思时,教师顺势抛出悬念:“如何将人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体内?”这一提问既紧扣社会热点,又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实现情境导入与问题探究的有机衔接。

课堂华章:任务驱动,实践探真

教学进程中,李老师以“以学生为中心”为核心理念,构建“目标导向-任务驱动-学案支撑”的教学框架。通过模拟限制性内切核酸酶、DNA连接酶及质粒作用的教具操作,将微观分子机制具象化呈现。如任务一种,学生化身“分子工程师”,通过裁剪EcoRⅠ、SmaⅠ识别序列纸条,直观感知黏性末端与平末端的差异,教师借由作品对比强化“特异性切割”核心概念。随后,通过BamHⅠ限制酶切割模拟任务,学生自主归纳出“不同限制酶具有特异性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的认知规律,实现从具象操作到抽象思维的跃迁。

课堂终章:伦理升华,责任担当

课堂尾声,李老师以“重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后的临床应用限制”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技术伦理边界。她强调:“技术是探索未知的利器,伦理是守护生命的底线。未来的基因编辑,需要你们既怀科学探索之心,又持生命敬畏之念。”这一升华不仅深化了学科核心素养,更彰显了新时代教师的育人担当。

教学评析:多维视角,专业精进

教师们一致认为李老师的课堂呈现三大亮点:其一,情境创设贯穿始终,通过“胰岛素生产”案例实现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的立体渗透;其二,教学活动设计精妙,将微观操作宏观化、抽象概念具象化,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其三,教学语言幽默风趣,教态从容自如,师生互动自然流畅。尤其是教具创新、任务逻辑、伦理渗透等教学细节,充分展现了新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意识。最终,该课凭借“情境真实、活动扎实、思维深刻”的特质,在“酉阳二中2025年春期双自主教学改革自强高效课堂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教育启示:薪火相传,共育新章

本次合格课既是李星慧老师从“站稳讲台”到“灵动创课”的飞跃,亦是酉阳二中生物组“青蓝共进”教研文化的缩影。课堂中,教具的巧思、任务的逻辑、伦理的渗透,彰显了新教师扎实的学科功底与创新意识。最终,该课凭借“情境真、活动实、思维深”的特质,在酉阳二中“生物三课赛”中斩获一等奖。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这堂合格课,不仅让学生触摸到基因工程的脉搏,更让教师们看到“以学生为中心”课堂的无限可能。在拔节孕穗的育人路上,酉阳二中生物组正以笃行不怠之姿,书写新时代教研的新篇章。

图/文:冉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