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涯,研无止。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我校教师队伍专业素养、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同时发挥骨干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2025年4月7日上午,我校2025年春期“双自主教学改革自强高校课堂”数学学科教学大赛在四号楼底楼多功能厅拉开帷幕。
本次说课、上课、评课的赛课课题均为《条件概率》。比赛现场由陈姗姗主持,分为说课、上课、评课、评委点评、颁奖五个环节。8:00至8:40,来自高一、高二、高三的陈凤、邹艳艳、李月侨进行说课;8:50至11:30,来自高一、高二、高三的程先波、黎建秋、张俊进行上课;11:30至12:00,来自高一、高二、高三的陈督、陈姗姗、冉晓花就张俊老师的《条件概率》一课进行评课;12:00至12:15,评委就说课、上课、评课整体进行点评并举行颁奖。
准备阶段
在比赛开始之前,高二参赛的邹艳艳老师、黎建秋老师以及陈姗姗老师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积极搜集了相关的资料,制作了精美实用的课件,不断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请教,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黎建秋老师更是在多个班级进行了磨课以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过程。
说课比赛
邹艳艳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六个模块展开,其中教学过程模块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四个部分,通过深入研究教材、教参以及课程标准,充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探究条件概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上课比赛
黎建秋老师利用趣味视频,提出问题,引出课堂主题——条件概率,利用两个探究问题和学生一起梳理出条件概率的定义,并对条件概率进行辨析,通过进一步的追问,引导学生思考得出概率的乘法公式以及与相等需要满足的条件,最后以例题的形式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掌握。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充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文化融入课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应用新知板块,选用的3个例题层层递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评课比赛
陈姗姗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学生互动、教学效果等维度对张俊老师的《条件概率》一课进行了综合评价。
陈姗姗借用这样的一段话来点评了张俊老师的《条件概率》一课,张俊老师数学底蕴与教学功底深厚,课堂教学在温故与预热中激发探究与认知,在目标与问题中驱动质疑与思考,在引导与追问中突破重点与难点,在表达与交流中明晰原理与程序,在尝试与思考中指导路径与策略,在练习与反馈中力求纠错与优化,在自悟与点拨中渗透思想与方法,在反思与建构中提升能力与素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陈姗姗充分肯定了张俊老师教学过程中的“三美”与“两点” :发现真理的导入美、娓娓道来的柔和美、别出心裁的启发美以及学生展示有“观点”、教师点拨有“燃点”。同时,陈姗姗也提出了本堂课值得探讨的地方:第一,复习导入不够高效且不够有亮点,复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课前自主复习,课堂引入可以像程先波老师、黎建秋老师一样结合实际文化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学生积极性不够高,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参与度不高;第三,PPT的页面设计存在小问题,例题有时横跨几页PPT,容易让学生忘记题目。
评委点评
评委组甄天文老师点评:说课的老师们教学基本功都很扎实,准备非常充分,结合多媒体,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但建议说课的过程中要有丰富的表情,展现出自信。
评委组甄天文老师点评:上课的老师们课堂环节设计巧妙,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通过探究活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全程贯穿二中的育人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颁奖仪式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李月侨老师荣获说课一等奖,陈凤老师、邹艳艳老师荣获说课二等奖;黎建秋老师荣获上课一等奖,程先波老师、张俊老师荣获上课二等奖;冉晓花老师荣获评课一等奖,陈姗姗老师、陈督老师荣获评课二等奖。
教学比武展风采,追光前行共成长。此次教学大赛不仅是一场教学技能的较量,更是一次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分享,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能够让老师们以此为契机,不断努力,追求卓越,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继续在教学之路上砥砺前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教育之花。
图/文: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