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端访问

  • 微信服务号

探索发酵奥秘 传承劳动智慧

——高2026届生物学科组开展泡菜制作实验活动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酉阳二中官网   发布日期:2025-03-28    浏览量:524

为体现我校对生物实验课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掌握基本实验技能,高2026届生物学科组开展“泡菜制作”实验课程,将教材中“传统发酵技术”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生物知识的应用价值。


一、精心筹备,科学指导

为确保实验教学效果,高2026届生物学科组提前一周启动准备工作。在理论准备阶段,老师们集体研读教材、搜集有关文献,将泡菜实验相关的内容进行详细备课,做好相应的教学安排,为实验课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物资准备方面,由学科组老师讨论需要的蔬菜种类及用量,然后交予实验室和学校后勤进行采购。实验室严格筛选原材料,选用当季新鲜的萝卜、蒜苔和豇豆等蔬菜。实验材料采购完后,先把蔬菜分成二十个班的用量,便于每个班级取用材料。田玲老师带领班级提前进行预实验,优化了蔬菜切块大小、盐水浓度、泡制天数等关键数据,确保后续学生实验的成功率。

二、动手实践,探索真知

教师首先讲解了泡菜制作相关理论知识,并介绍了制作的配制盐水、原料处理和蔬菜装坛、加盐水、封坛发酵四个步骤。随后根据事先排好的实验顺序,带领学生有序进入实验室进行泡菜制作。

1.配制盐水

用清水和食盐配制质量分数为5%-20%的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待用。食盐既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又能起调节泡菜风味的作用。配制盐水时要注意食盐的用量,用量过少,泡菜坛内杂菌易繁殖,可能导致泡菜变质;用量过多,乳酸发酵受抑制,泡菜口味不佳。

2.原料处理和蔬菜装坛

将新鲜蔬菜(如萝卜、黄瓜和豌豆等)洗净,切成块状或条状,混合均匀,晾干后装入泡菜坛内;装至半坛时,加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继续装至八成满。装至八成满的原因是泡菜发酵初期,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发酵产物中有较多的CO2,防止发酵液溢出坛外和有利于后续加盐水能没过蔬菜。


3.加盐水封坛发酵

将冷却好的盐水缓缓倒入坛中,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并在发酵过程中注意经常向水槽中补充水,根据室内温度控制发酵时间。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们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操作错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三、成果展示,亮点纷呈

本次实验收获颇丰,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在实验室成功腌制出各式各样色香味俱全的泡菜。制成的泡菜统一放在办公室进行为期两周的发酵,待闻到明显的泡菜香味后,便可挑取食用。


四、实验总结与展望

本次生物实验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发酵技术和生物学的热爱。这次活动也让教师们更加明确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此外,此次活动还推动学校生物学教学的发展,为生物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期待更多精彩的实验活动,为酉阳二中生物学教学添砖加瓦!

图/文:冉路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