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端访问

  • 微信服务号

酉阳二中地理组赴板溪叠石花谷地质地貌考察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酉阳二中官网   发布日期:2024-11-22    浏览量:950

为规划和打造酉阳第二中学校的科学教育基地,2024年11月8日,重庆市酉阳第二中学校地理组在李永芳老师的组织下,针对板溪叠石花谷的地质地貌特征进行了全面考察。此次考察旨在深入研究该区域的河流相关地貌、岩石类型、化石遗迹以及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对该区域的影响,为科学教育基地的建设提供详实的数据和理论依据。

1. 考察方法和技术应用

本次考察涵盖了板溪叠石花谷的多个区域,考察团队运用了对比观察、测量、实验、地质云等多种方法和工具。如: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获取了板溪叠石花谷的高清影像资料,用于地貌特征的识别和分类;利用地质云平台,获取了该地区的地质背景资料、历史地质事件记录等信息,利用化学方法测定岩石的类型等。

图1:地理实验

图2:地质罗盘仪

2. 考察内容和过程

1)对比观察河流上下游沉积物

拍摄了河流上下游沉积物的对比照片,展示了沉积物颗粒粗细和磨圆度的差异。

图3:上游沉积物

图4:下游沉积物

测量结果:测量了沉积物颗粒的直径,并记录了数据。

结论:上游沉积物颗粒较粗,磨圆度较低;下游沉积物颗粒较细,磨圆度较高。

2)观察识别岩石种类

岩石种类:识别了砂岩、页岩、白云岩等岩石类型。

地层年代、厚度、化石:利用地质云确定了地层年代、厚度和可能的化石种类。

古地理环境及推断依据:根据岩石特征推断出古地理环境,如温暖的浅海环境,湿润的湖泊环境或河流环境。

图5:地理组观察岩石

3)寻找化石叠层石

化石种类:发现了叠层石化石。

形成年代:利用地信技术确定了叠层石化石的形成地质年代。

形成过程:简要描述了叠层石化石的形成过程,如蓝绿藻的沉积和钙化作用。

图6:叠层石

4)识别观察壶穴地貌

外形特点:描述了壶穴的外形特点,如圆形或椭圆形、底部光滑。

所处阶段:判断了各壶穴所处的发展阶段,如初期、中期、晚期。

形成条件:分析了壶穴的形成条件,如水流速度、河床岩石硬度等。

形成过程:演示了壶穴的形成过程,如水流冲刷和磨蚀作用。

图7:壶穴地貌

3. 考察总结

本次考察活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不仅深入了解了板溪叠石花谷的地质地貌特征,还为酉阳第二中学校科学教育基地的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和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对比观察、测量、地信技术及地质云等多种方法和工具的综合运用,考察团队对考察区域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岩石类型、化石遗迹以及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对该区域的影响有了全面的认识。这些成果将为科学教育基地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将为该校师生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

4. 未来规划

对于未来的规划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进一步整理考察数据和资料,编制详细的考察报告和科学教育基地规划方案;加强与地质专家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科学教育基地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组织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如地质考察、化石挖掘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加强对考察区域的地质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确保科学教育基地的长期稳定发展。

 

图/文:李永芳  冉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