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端访问

  • 微信服务号

金秋十月丹桂香,送教助研促成长 ——酉二中酉四中初高中教学教研衔接与协作专项活动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酉阳二中官网   发布日期:2024-11-04    浏览量:1021

十月,携一缕丹桂的芬芳,凝一份教育帮扶的真情。寻找语文课堂的诗与远方,收获教学的精彩与成长。

为切实推进初高中教学教研衔接与协作活动有序有效开展,促进校际交流共进、合作共赢。2024年10月28日,酉阳二中语文团队一行到酉阳四中开展“送教助研”专项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共三个环节,分别是同课异构、专题讲座、交流总结。同课异构所选篇目为《登高》,献课老师是酉二中邓婕老师和酉四中杨欢老师。

一、同课异构

首先由酉二中邓婕老师上示范课。

在执教过程中,邓老师先让学生朗读诗歌初步感受本诗的感情基调。接着,邓老师让同学思考鉴赏诗歌的方法,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诗歌的经验积极发言。随后,邓老师结合学生讨论分析的结果,引导学生一步步归纳总结了鉴赏诗歌的方法:1.读标题;2.读作者;3.读诗句;4.析手法。课堂最后,邓老师对本课所学的知识要点进行了小结。

邓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讲解循循善诱,引导得当。邓老师立足于《登高》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能力等实际情况,运用诵读法、提问法,带领学生走进诗人、走进文本。邓老师以问题引领课堂,紧扣语文学科素养,对学生进行学法技法的有机渗透;整堂课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好地激发了学生求知兴趣。

接下来由酉四中杨欢老师献课。

杨老师以情境式导入法,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以学生登山和古人登山的体验记录的方式进行比较,向学生补充讲解此诗是一首登临诗。接着,杨老师带着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杜甫诗,让学生更进一步加深巩固对杜甫诗风--沉郁顿挫的认识。在品读环节中,杨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诗歌意象,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并通过提问点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课堂最后杨老师还给出了诗歌鉴赏的方法。杨老师教学准备充分,立足学生学情,在课堂上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给与引导。

二、专题讲座

酉二中陈珍会老师为老师们带来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走进本真课堂,感受语文魅力》。陈老师用她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对教材精深的理解,给在座老师们从多层面多角度地予以倾囊分享。

首先,陈老师根据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三新形势”--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提出“语文课该如何上”的问题。陈老师结合她多年执教的丰富经验,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本真课堂”、重视学生的真学习、真乐趣的教学观点。

第二,陈老师从阅读指导和阅读方法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陈老师结合学生在阅读中存在专注力不够、思考不深入的现状,向老师们分享了她的秘诀。陈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指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似乎为老师们描绘了一幅美妙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画卷。

第三,陈老师还强调,我们语文教师需要大胆放开手脚,要摆脱教参等辅助教学资料的束缚,要深研文本从而形成自我的阅读体验。然后带着对文本的第一感受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和学生共同探疑、析疑、解疑。

最后,陈老师强调文本品读需要师生共同完成。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真实地感受、真实地表达与交流、真实地学习,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本真课堂”。此次讲座,无不是一场及时的甘霖,让老师们从中受益匪浅、豁然开朗。

三、交流总结

活动最后,先由酉二中教科室戴志强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点评。

戴主任认为两位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都很到位,都非常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立足酉四中学生的学情以及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戴老师深切感受到两校学情的差异性,对我校教师能长期保持耐心静心的教学状态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学生在课堂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一问题的原因——语文素养能力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初高中在教学方面的衔接工作。基于我们学校占有高完中的这一优势,戴主任建议我们学校要很好地利用此优势,在初高中教学衔接上多思考,谋划出一条有特色、有质量的教育教学之路来。戴主任也真诚地希望酉二中与酉四中能做进一步的交流与探讨,他们愿意为我们搭建平台,更好地促进我校发展。

接着酉四中分管领导石子俊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此次教研活动,同时对酉四中新教师提出殷切希望。

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相信全体教师会在教学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教学赋能。教有所得,研有所获。本次教研活动有利于老师们互相学习,深研理念,落地课堂,共赴成长。


图/文:彭玉珍  王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