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在冲刺高考的日子里,二中高三学子正意气风发,奋笔疾书。为推进高三学生数学考前复习的深入开展,特邀数学特级教师陈立强老师到校进行《高考导向下一轮复习备考策略》的研讨活动,研讨活动分为示范课和专题讲座两部分。
一、专家示范拨迷雾
陈立强老师以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存在对立与统一的哲学关系引入课题,遵循整体性、联系性、发展性原则进行课堂设计。接着,用四组高考真题分别从:利用函数函数性质解不等式,利用函数的图像性质解不等式,构造函数解不等式,函数、方程、不等式的综合问题四个方面,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展开三者之间关系。他启发式的教学引领学生打开思路,深度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到:三者之中,函数思想是解题核心,将三者融汇贯通的整体思想是整个高三复习中重要学习思路。以其深入浅出的生动讲解、诙谐幽默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中收获了的知识。
此外,陈老师还从在高考复习阶段应如何做题、如何用题、如何写题,详细给出了宝贵的建议。他认为在数学解题训练中,首先应注意“小题小做”,要学会寻找最佳的解题方法;其次,要“在高考真题中寻找智慧启迪”,通过分析题目答案、探寻数学解题思维,注意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只有想得明白才能写得恰当。他将自己的每一个观点都结合具体的题目,用自己极高的数学专业水平,将一系列实用的数学复习策略与答题技巧以学生轻松、易懂的方式进行了呈现。
二、理论指导明方向
专题讲座中,陈立强老师从牢牢抓住“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高考为复习导向”两方面为精准备考给出了宝贵建议。
一方面,新课标指出高中数学教学应该从整体观、发展观、联系观的角度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课堂教学。如果高三一轮复习,缺少整体观、发展观、联系观,那么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解题方法,只是散乱的碎片化,缺少前后联系的思考和抽象的想象。学生便难以形成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难以掌握一般性的解题规律,从而无法应对情境复杂,灵活多变的高考试题。
他建议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该从整体的角度进行结构化教学,以联系的观点和促进发展的目的进行课堂教学。通过重组教学内容,从整体的角度认识数学知识,从联系的观点剖析数学本质,避免学生所习得知识的碎片化,有利于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结构,探寻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另一方面,学生心中有结构,如大楼的框架,便能形成独立的学习架构;教师心中有结构,课堂教学就有“题型+套路+训练”向“概念+建构+思想”转化。在教学中建立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学生的思维养成,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陈老师还以高考真题为例,深挖教材、适度拓展,凸显围绕核心概念的通解通法。一改以往过度重视解题技巧灌输的教学,主张结合高考题,认真研究高考对数学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察方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陈立强老师的讲座拓展了教师的备课思维,使之更加明确高考备考方向。与会教师纷纷表示,他们将把学到的优秀经验和建议应用到教学中,优化备考策略,着力提升复习备考水平,力争在2025年高考中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图/文 魏子柽 冉晓花